秋分节气话养生
秋分节气的由来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秋季运动健身要注意“四防”
秋令时节,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然而,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注意四防:
防受凉感冒 秋日清晨气温低,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防运动损伤 由于人在气温下降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防运动过度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秋分的精神养生和饮食调养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体质调养可选择我国古代民间九九重阳(阴历重阳节)登高观景之习俗,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这是养生中的养收之一法,也是调节精神的一方良剂。
调节饮食应以清润、温润为主。事实证明,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由于气候干燥,故应尽量少吃辛辣之品,遵守“少辛增酸”的原则,如葱、蒜、姜、茴香、辣椒等要少吃,而柑橘、山楂、苹果、梨、葡萄等新鲜瓜果蔬菜可多吃。要多喝开水、淡茶、豆浆、乳制品、果汁饮料等,这样可起到益胃、生津的功效。老年胃弱的人,可采用晨起食粥法,如选食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也可烹制杏仁猪肺汤、罗汉果炖猪肺、贝梨(贝母和雪梨)炖猪肺、莲子百合炖猪肉、沙参炖肉等保健药膳服食。
调节饮食应以清润、温润为主
从秋分节气开始,人们的秋燥症状一般属于凉燥。秋分以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中秋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当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粘痰,不易咯出,甚至可见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初发病时,还可有发热和轻微怕冷的感觉。凉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类型,病发时怕冷,发热很轻,头痛鼻塞,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咯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这类病症虽不是大病,但如不及时治疗,病邪便会深入,病症会加重,少数人还会发生其它病变。出现高热、抽风、出血等严重现象,所以应及早治疗和预防。人患此症,是由于体弱,不胜凉劲肃杀之秋气的侵侮所致。要防止秋燥症,就得增强体力,提高抗病的能力。适应气候变化,坚持身体锻炼。秋季身体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
秋季三种常见疾病的预防
秋季天气变化多端,空气干燥,是许多疾病的多发季节。做好对秋季常见疾病的预防工作,才能让你尽情享受“秋高气爽”给您带来的好心情。
感冒的预防
秋季天气变化异常,容易患感冒,感冒的产生有多种原因,预防是关键,以下生活中的八个小细节有助你轻松预防感冒。
通早晨起床后,及时打开窗户,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洗早上用冷水洗脸,晚上用热水泡脚,长期坚持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有效防止感冒。
练每天晨起后,坚持到室外慢跑一刻钟,或者做做早操、打打太极拳,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漱每天坚持早晚各用淡盐水或茶水漱口,可杀灭口腔感冒病毒,清除痰液,保持口腔清洁。
穿根据时令气候、天气冷暖及时加减衣物,不可硬撑。
闻准备一瓶陈醋或者白酒,经常打开盖子闻一闻,可提神醒脑,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
饮晚上睡觉前,用萝卜加醋熬汤,或者用生姜泡茶饮用,对防止感冒有很好的效果。
熏把陈醋加热,关上门窗,隔一段时间在房间里熏蒸一次,可有效杀除感冒等病毒。
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一场秋雨一场寒”,由于秋季气候多变,往往让人不易适应,病毒乘虚而入,使人致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夏秋季节北方气温温差开始增大,对于一些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或者小孩来说,因为他们本身气道的防御功能较差,容易受气候季节温差的影响,从而引起感冒、咳嗽。而秋天,花粉过敏也容易引起支气管哮喘。这个季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比较多,因为温差大,早晚比较冷,所以容易着凉,诱发气道、气管的毛病,咳嗽、气喘随之加重。专家建议:
1.老年人锻炼要量力而行,可以进行散步、打拳等活动。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在夏秋季用凉水洗脸,循序渐进地可以增加抗寒能力,减少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风湿病等慢性病发病。同时早晚冷的时候也要注意增减衣服,以免受凉。在饮食上,忌食油腻的东西,老年人要尽量戒烟,因为吸烟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重要因素。
2.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不是特别健全,所以小孩对气候比较敏感,也是易感人群。尤其是早晚天气变化的时候,容易引起感冒。小孩的支气管炎比较好治,主要就是防止再发作,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早晚增减衣服,饮食方面应该多吃杂粮、小米粥、米饭、馒头、青菜、水果、鸡蛋等食物,防止食物单一。
腹泻的预防
立秋过后,又是冰箱病的高发季节。不少人因为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频频引发胃肠炎等急性病。秋季腹泻大多数是病毒污染所致,与一般饮食不洁引起的肠炎不同。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预防秋季腹泻主要是防止着凉,尤其是要防止疲劳后着凉,因为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虚而入。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其次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限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过甜、过油腻的食品会引发急性肠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再次就是多喝白开水,少喝冷饮和纯净水。特别是年轻人在运动过后,喝冰冻的饮料,由于体内温差变化很大,极易导致胃肠痉挛。
推荐适合秋分节气的食谱
过了“秋分”之后,由于雨水逐渐少,空气中的湿度小,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气候。秋季又是肺金当令之时,稍有疏忽保健,易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因此,秋分节气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现推荐适合秋分节气的食谱:
油酱毛蟹:
[配料]河蟹500克(海蟹亦可),姜、葱、醋、酱油、白糖、干面粉、味精、黄酒
、淀粉、食油各适量。
[做法]将蟹清洗干净,斩去尖爪,蟹肚朝上齐正中斩成两半,挖去蟹鳃,蟹肚被斩
剖处摸上干面粉。将锅烧热,放油滑锅烧至五成熟,将蟹(摸面粉的一面朝下)入
锅煎炸,待蟹呈黄色后,翻身再炸,使蟹四面受热均匀,至蟹壳发红时,加入葱姜
末、黄酒、醋、酱油、白糖、清水、烧八分钟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后,收浓汤汁,
入味精,再用水淀粉勾芡,淋上少量明油出锅即可。
[功效]益阴补髓,清热散瘀。
海米炝竹笋:
[配料]竹笋400克,海米25克,料酒、盐、味精、高汤、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竹笋洗净,用刀背拍松,切成4厘米长段,再切成一字条,放入沸水锅中焯
去涩味,捞出过凉水。将油入锅烧至四成热,投入竹笋稍炸,捞出淋干油。锅内留
少量底油,把竹笋、高汤、盐略烧,入味后出锅;再将炒锅放油,烧至五成热,下
海米烹入料酒,高汤少许,加味精,将竹笋倒入锅中翻炒均匀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消痰,祛风托毒。
甘蔗粥:
[配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甘蔗洗静榨汁,高粱米淘洗干净,将甘蔗汁与高粱米通入锅中,再加入适量
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补脾消食,清热生津。
秋季防“秋燥” 饮食来治疗
秋天到,温度湿度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相对而言,我们的饮食也得跟着调整。秋燥开始,梨、荸荠该被摆上抗燥台面啦。
常言道“秋燥”,因为“秋有夏火之余气,故多见温燥;又有近冬之寒气,故有时亦见凉燥”。其实大家也不必忙着区分自己是哪种燥,但凡到秋天,很多人都会感觉到皮肤干燥,口干舌燥。而秋季防“秋燥”,通过饮食防治是最好的办法。
宜:梨子润肺宜多吃
预防秋燥的基本饮食原则便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水果重以梨、甘蔗为首选,其次,像荸荠、香蕉等也是良好的润燥之物。不过,杨小红提醒,如果你本人容易拉肚子的话就不宜多吃上述水果。
预防秋燥还可以吃一些具有滋阴润肺、养肺生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如用沙参、麦冬、百合等做粥或汤,还可服用麦冬百合银耳汤、银耳鲜藕汤、冰糖煮梨水、菊花麦冬泡茶,白木耳或黑木耳炖冰糖,玉竹、沙参与鸭一起煲汤,黑芝麻炒熟研末后用蜂蜜调服等等,均可以清火润肺,起到保健作用。
忌:热补人参、羊肉
另外,秋季进补应以清补、平补为主。你可别在秋季过多地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此外,秋季进补还应因人而异,因此,对于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进补,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秋天多吃南瓜好 养心又养肺
秋天到,南瓜俏。“经过一个夏天的日照和生长,南瓜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相关专家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南瓜中含有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多糖、氨基酸、活性蛋白、类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南瓜含有丰富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品,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改善秋燥症状大有裨益。“从特性上看,南瓜有平喘、消肿的作用。常吃,能够预防哮喘、支气管炎等秋季多发病。”专家说。 “孩子尤其应该常吃些南瓜。”专家还特别指出,南瓜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由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和蛋白质结合可形成视蛋白,这一物质在视觉上扮演重要角色。缺乏这种物质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导致夜盲症。
“南瓜虽是好东西,但吃多了不仅会烧心难受,而且会影响脸色。”专家说,南瓜吃太多,会摄取过量的β-胡萝卜素,沉积在表皮的角质层当中,会使鼻子、前额、手掌、脚掌、眼睛周围、指甲旁等皮肤呈现柠檬黄色,这种症状被称为胡萝卜素黄皮症。专家说,可以将南瓜与其他蔬菜搭配着吃,隔一两天吃一次。如果想用南瓜当主食,每天不要超过一顿主食的量。目前市面上的南瓜品种多样,从皮色上有墨绿、黄红、橙红及绿皮上散生黄红斑点等不同颜色。专家表示,一般来看,生长周期长的南瓜,含淀粉较多,适合蒸着吃或做成各种南瓜糕点;而淀粉较少的南瓜适合做菜。一般红皮和黄皮的较适合蒸,青皮的适合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