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频繁升降 该如何应对
2013年这个4月一个不平凡的春季,老天就像个顽皮的孩子一样在跟我们做着游戏,天气忽冷忽热,温度更是骤升骤降,同一地区前后两天的温差能达到十多度,真是让大家都体会了一把坐翻滚过山车的感觉。面对如此变化无常的时节,许多人都很郁闷,在饮食方面不是不想吃就是吃不饱。在穿衣方面也很烦恼,多穿会热,少穿却冷。出行和户外郊游同样让人苦恼。其实这一切都是由于天气变化而引起的不适,下面分别从穿衣、饮食、运动等方面总结了几点与您分享。
饮食方面:
1、食欲不振,来点萝卜
关于萝卜,想比不用我们多言,大家对它可是宠爱有加,无论是哪种萝卜,那都是兼具药用和食用的双重价值。因此,面对我们提到的春季气温变化大,肠胃不适,没有胃口的问题,用它们就可以一下解决。因为萝卜所含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因此能够顺利的帮助人体进行肠胃的蠕动和食物代谢,从而渐渐调节好“受伤”的肠胃。
2、时令蔬菜,养生排毒
都说“到什么季节吃什么菜”,时值春暖花开之际,正是菠菜大量下市的时候。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绿色蔬菜其实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春天食用,除了可以起到养血滋阴的作用,还可以通畅肠胃,促进排出滞食,《随息居饮食谱》中有记载:“菠菜,开胸隔,通肠胃,润燥活血,大便涩滞及患痔疮人宜食之。”可见菠菜对于我们春季由于天气变化而引起的肠胃不适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菠菜的根具有绝佳的养生功效,与菠菜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春季在吃菠菜的同时,一定要将菠菜根连同叶子一起配入菜肴。
3、肠胃去火,首选茄子
这两天北方地区的人们普遍提前感受了一把夏天的“火辣”,温度一个赛一个的节节攀升,再加上一个冬季体内积攒了大量的毒火,很有可能就会生病,而茄子就正好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茄子能通络散瘀、消肿止痛,可缓解热毒口疮、皮肤溃疡等,但是,平时我们经常吃的油炸类的茄子就不要在此时选用了,而应该选择例如茄泥等油少的吃法。
4、保护肠胃健康用葱蒜
春天多吃一些大葱和蒜这个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养生小常识,而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春季气温变化大,人体很容易一时无法适应,从而导致病毒入侵,最后引起疾病的发生。而葱蒜强大的杀菌能力和丰富的维生素能够保护我们尽量少受到病毒的侵袭,肠胃也就不会轻易染上炎症。因此,在这个时候,大家应该多吃一些葱和蒜,为保护我们的肠胃打好基础。另奉献一个小窍门:吃过葱和蒜后,会有口气,只需要嚼茶叶再漱口就能快速去除。
穿衣提示:
一场寒潮来,几多咳嗽声。初春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难测,一天之内天气都有可能发生急剧变化:有时早晨是春寒料峭,冷气逼人,中午又阳光乍现,春风送暖,但到了夜间就可能寒流突至,气温骤降。因此,初春时节衣着单薄很容易感受春寒引发疾病,应不忙减衣。
早春切莫薄、透、露
每年的初春时节,风湿病人都会明显增多,天气的潮湿和风寒是其主要发病诱因。俗话说“春捂秋冻”,在这种由冷转暖的天气里应该特别注意保暖和防潮,尤其是足部和腿部要穿得更暖和些。
“寒从脚起”,下半身多穿一条裤子甚过于上半身多穿两件毛衣。有些爱美的女士迫不及待地穿起了漂亮的裙装,这也不利于健康,早春薄、透、露的代价往往是发冷、发烧、咽痛,而膝关节也受害,它是最容易受风寒侵袭的关节部位。对于没有风湿病的人来说同样应该保暖,许多风湿病人的首次发病就是因受了风寒引起的。
减衣之道:把握4个“春捂”指数
随着医疗气象学的兴起,科学家对春捂有了许多更科学、更具体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供人们在实践中便于“操作”的数据,姑且称它是春捂指数。
该捂的时机
冷空气到来前1-2天。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该捂的气温
15℃是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该捂的信号
日夜温差大于8℃。春天的天气,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8℃时是该捂的信号。
该捂的时间
7-14天恰到好处。捂上身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运动方面提示:
1、初春运动不宜大汗淋漓
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条件下,在健身运动中身体活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易使身体
受凉感冒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而且在春天身体需要一个阶段的调整才能适应较大的
运动量。这时如果突然加大运动量,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消耗。
2、锻炼时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
因鼻子里有很多毛,它能滤清空气,使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微博)、病菌的侵害。
3、注意防寒保暖
初春季节,气候变化无常,早晨锻炼时,衣服不能穿得太少。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遇到风沙天气时尽量选择避风的环境锻炼,雾天里要尽量选择空气流动大的环境锻炼。健身时间可选择14:00至20:00。研究表明,14:00之后,人体机能开始上升,17:00至19:00达到最佳,锻炼选择在此时比较适宜。晨练也可以,但必须选择空气环境好的地方。初春万物复苏,空气中有很多对人体有利的负离子,易于人体吸收。但初春早晚依然较冷,且气候多变,所以户外运动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4、多饮水
当前气温尚低,人们锻炼时往往忽视饮水的重要性。事实上,此时气候较为干燥,运动中又要大量排汗,所以此时锻炼应注意水分的及时补充。
5、做足准备运动
要循序渐进、因人制宜,且运动前做足准备活动,防止外伤。
6、锻炼要长期坚持
健身贵在持久,而生活中很多人健身都是“三分钟热度”,因而健身效果不明显。所以,合理选择健身项目,让自己能够长期坚持非常重要。
7、锻炼身体要全面
既要选做四肢伸展的动作,又要顾全背腹和胸腰部的屈伸动作。在锻炼中或锻炼后,不要在茸茸草地上随处躺卧,因为这样会引起风湿性腰痛或关节炎。锻炼时的最高心率应在每分钟130~150次左右。
8、锻炼时间要选对
在初春时晨练不要太早。这是因为早春二月,清晨气温低,冷气袭人,如果太早外出锻炼易受“风邪”的侵害,轻者患伤风感冒,重者引发关节疼痛、胃痛、面神经麻痹、心绞痛等病。另外,黎明或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空气并不清新,因为植物在夜间放出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较高,须待日出后植物才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空气新鲜度才能逐渐增高。所以春季晨练以太阳将出来时起床锻炼较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