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融通
2008年,期盼已久的奥林匹克圣火从奥林匹亚传到了中华大地,圣火将象征东西方文化的两大文明古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由此揭开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新篇章。
奥林匹克选择中国,旨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汲取东方文化的营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双向的。我们在关注奥运会、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更应思考东方文化的突出代表——武术如何与奥林匹克运动进行文化融通。
解决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融通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价值资源。关于“和”与“同”,孔子明确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原则上认为事物虽各有不同,但绝不能脱离相互的关系而孤立存在, “和”的本义是探讨不同因素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如何共处。“和”的精神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事物都能达到新的发展,形成新的事物。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与“道并行”是“不同”,“不相害”“不相悖”则是“和”。“和”的另一个内容是“适度”,“适度”便是“致中和”,既不能“不及”,又不能“过”,而是恰到好处,在适度的基础上,不断开放、不断地追求新的和谐,为多元文化的共处提供了不尽的思想源泉。在“不同”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这便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
在人类文明史上,很多大的进展都源于多元文化的交融。正如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化比较》一文中所说,“不同文明的接触,已往往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欧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其他文化的营养,但它不仅没有失去欧、洲文化的特色,而且大大丰富了自身文化的内涵,这无疑是“和而不同”原则的体现。
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在很大程度上也得惠于“和而不同”。中国历史上外来文化的传入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公元一世纪前后传入的印度佛教文化:第二次是十六世纪末以采西方文化的输入。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以后,带来了中国文化的大发展,佛教也完成了中国化,并在中国发扬光大。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以后,特别是近百余年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它改变了中国文化现代化与世界化进程。在中国文化与两次外来文化的交融中,武术文化也做出了应有的反响。佛教文化与武术文化的融合产生了驰名中外的少林武术,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则使传统武术孕育了新的运动形式——竞技武术。少林武术与竞技武术在中国武术的影响和地位,不能不说得益于中外文化的融合。
体育文化失去多样性而融为一体,这将是新世纪体育文化发展的最大危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推进不同体育文化闻的宽容和理解,既要反对唯我独尊的文化霸权主义,又要反对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保守主义。从全球化的视野来审度体育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我们将发现缺乏前者,体育文化便失去价值目标,无后者,体育文化的多彩多姿将黯然失色。体育文化“全球化”既非“西风压倒东风”,亦非“东风压倒西风”,不是西方的强势体育文化压到东方的弱势体育文化,也不是东方的柔性体育文化化解西方的刚性体育文化,而是中西体育文化之间相互融通的过程。
毋庸讳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由西方国家发动和主导的,游戏规则是由他们制订的。文化的差异与对话平台的倾斜,给武术进入奥运会带来很大困难。但这并不意味武术进入奥运会便要“全盘西化”,如果如此,武术的奥运发展也将是短暂的,因为它违反了“同则不继”的道理。
武术的奥运发展要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期间,希腊各城邦要停止一切战争,进行“神圣休战”。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顾拜旦继承了这一思想,希望“将全世界的年轻人召唤到运动场上竞争,而不是到战场上拼杀。”他希望通过奥林匹克活动,建立一个美好、和平的世界。中国武术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并由此产生了套路这种间接比武的方式。这说明二者在和平、友爱的观念上有“和”的基础,具备融合的前提。但这一融合并非不须努力而自然而成,恰恰相反,这两种异质体育文化的融合是十分艰难的,从武术与体操的首次结合,到走过近百年历程之后的今天,仍然在做着积极融合的努力。在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融合的对话中,一方面要主动从奥林匹克运动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又要从中西体育文化的参照中,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又要努力将自身的长处贡献给全人类。
概言之,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融通应坚持“和而不同”的思想,即在追求人类美好和平、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与奥林匹克运动进行融合,应尽可能地适应奥林匹克的竞技原则,但同时要保持武术注重和谐统一、内外双修、德艺兼备等民族文化特色。力争进入奥运会的竞技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武术嫁接于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大树之上的一个分枝,奥林匹克运动是主体,只有新枝能适应其所嫁接的树干,并迅速融通脉络,才能嫁接成功。这决定中西体育文化的第四次融合不是对等的文化交流,而是被动的适应,应在尽可能适应奥林匹克竞技规范的基础上,保持武术的民族文化特色。
我们期待着在“和而不同”思想的指导之下,竞技武术早日实现成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