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侠隐于何处
与佩剑云游、行走江湖的古代侠客们不同,现代的武林高手完全是“深藏不露”。习武之外,他们大都有专职的工作,稳定的居所,过着与普通人无异的生活。从外表看,往往难以把他们同武林高手联系起来。他们隐于闹市之中,该出手时才出手。《发现周刊》的记者就寻访到隐于民间的武林高手。当然,他只是其中的代表……
南京的武林高手中,李楚民算是一位老前辈。他是形意拳高手,弟子众多。李老已年过七旬,平日深居简出,想见他一面并非易事。南京形意门弟子多达上千,绝大多数传自李楚民,但年轻一辈的弟子也只能在每年一次的内家拳协会年会上,才能远远观望到这位一代名师。记者找到李楚民的弟子何鸿祥先生,请他帮忙引见。这位看起来跟邻家老人没多大区别的南京武林传奇人物正在小区里散步,老人虽已年过古稀,却目光如炬,摄人心魄。
苦练形意拳城隍庙地砖“遭了殃”,“嘭!”一声轻响,76岁的李楚民先生单掌落在记者胸前,体重75公斤的记者被打得身子一晃,往后退了两大步。“这就是问心掌。”李楚民收住手,呵呵一笑。
但在60年前,随便找一个同龄人,都能将李楚民一把推个大跟头。那时,李楚民跟随父亲,在战乱中从苏州逃难到南京不过数年,一直靠救济院接济为生。“饥一顿饱一顿的,体质很差。”少年时生活的艰难,让成年后的李楚民身高只有一米六左右。
南京解放后,李楚民得到一份工作,就是骑自行车驮着糨糊,送往南京周边地区。那时郊外山区常有土匪出没劫财害命,尤其是往全椒,必须要经过一段十里长的山区。每次经过,李楚民都提心吊胆。
万一碰上土匪怎么办?那时府西街城隍庙常有武师练拳,李楚民决定学拳防身。他求一位查拳名家马鸣鑫教拳。学习查拳一个多月后,李楚民看到马鸣鑫在练的一种拳术更为实用。“这叫形意拳,是一种内家拳。”马鸣鑫说。李楚民决定改学形意拳。
李楚民当时身体条件差,每天早上去得最早,练的时间也长,一个多月就学会了形意拳中的五行拳。他笑说自己是“笨鸟先飞”。没想到,正是这先飞的“笨鸟”,引起一位老人的注意。“你学形意拳多久了?”连续几天看到李楚民在此苦练,这位老人问起了他。“一个多月。”李楚民答道。“一个多月就学这么多,不行!”老人说,光五行拳中一个劈拳,就至少得练两个月。
这位老人就是形意拳一代名家时佩文先生。自此,直到1986年时佩文去世,李楚民一直跟随其学习形意拳。30多岁时,李楚民就已成名,每有各地名师前来交流,李楚民都代师出战,从无败绩。终于,李楚民成为南京武术界著名的三李之一。
“少林武功名闻天下,练功房地砖被武僧踩得凹陷,城隍庙那片地砖也遭了殃。”李楚民说,形意拳以内力见长,由于常年练功不辍,一大片半米见方、约10厘米厚的地砖被他和几位师兄弟踩陷,有的甚至被踩断。李楚民伸出手,手掌又红又厚,十个指端圆鼓鼓的像胡萝卜,“内家拳练好了就是这样。”
同辈的南京武术界人士,几乎都领教过李楚民的绝技问心掌。那时,相互交流功夫时常玩“抢手帕”游戏,双方都将手帕别在胸口,看谁能将对方的手帕抢过来,其实就是看谁能先击中对方心窝,李楚民对此是十拿九稳。他给记者示范起来,记者刚眨一下眼,身上已着了三掌,奇怪的是,皮肉不疼,骨头却隐隐作痛。“这就是‘隔山打牛’的内劲。”但其反背掌、窝心脚等绝技几乎不用,怕伤到人。
曾经也有人不服气上门挑战,但短短一秒就决出了胜负,李楚民一记问心掌将其打飞到门上,又弹了回来。第二天,对方的师兄找上门来,说师弟胸口发闷,担心受了内伤,李楚民说没事,“我出手不重,闷一周就好了。”
由于名声在外,李楚民难得有机会与人真正动手。“只有一次,我在洪武路上看到一个男的追打一名女子,就出了一次手。”李楚民拿记者做起了示范,一手拿住记者左肘穴位,记者整个胳膊立刻酸麻得不能动弹,再轻轻一带,整个人就飞了出去。